二级子课题方案《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

作者:2014/09/05 12:00

“十二五”课题《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子方案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

昆山市巴城镇凤栖园幼儿园中班年级组   2014.3

一、课题的提出: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能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同时,对幼儿来说,手是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促使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喜欢自己的小手真能干,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幼儿期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故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又发展了幼儿的智力水平。但是现在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幼儿动手能力操作的机会很少,很多孩子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做事的依赖性很强,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其主要生活环境来进行,即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训练的主要场所,动手操作应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纲要中的有关条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幼儿园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客体材料,是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2、陶行知先生与张麟先生理论

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能文能武,全面发展,提倡培养“手脑双挥、脑体结合”的人。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国家的小主人,即要有独立的个体、有主动精神、有独立精神、有创造精神;要培养有用的人,即要能思维、能创造、能动手操作。而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从小让孩子既要能动手操作,又要能动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的主体价值、发挥手脑并用的价值。

张麟先生说过:“ 要交一个孩子学会动手。”就是指从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国外教育家的相关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些话告诉我们,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幼儿意识到喜欢自己的小手,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1、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包括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游戏、学习活动。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 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充实而富有价值,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发展经验。

2、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幼儿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意为“自己动手做”。是指人生命幼儿园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劳动能力,也就是指人的双手从事或驾驭某种事物的能力,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是自主学习的本领。幼儿的动手能力一般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活动中使用学具的学习劳动能力和游戏幼儿园活动中构建、制作和操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

通过研究,培养幼儿动手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等,形成有关如何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理论体系,构建园本科研。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实践和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具体目标: 

中班幼儿活动水平的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 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的发展起来,幼儿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中班幼儿动作更灵活有条理,好动是这一年龄阶段地突出特点,他们能掌握多种动作技能,且比较协调,小肌肉不断发展,能掌握多种技能,会用筷子、剪刀、会系鞋带等,会用不同材料建构较复杂造型,能有良好的习惯知道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1、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引导儿广泛参与、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从多方面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2、探索在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中,有效发挥幼儿手脑并用的价值策略。针对当前幼儿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自理能力低下这一现状,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幼儿肌肉发展的活动,使幼儿的小肌肉得到发展,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通过趣味折纸活动,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4、通过游戏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自我协调和控制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言语交往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将动手能力的研究贯穿于整个一日活动,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去,教师积极为幼儿提供具有探究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既能动手操作,又能动脑思维;在一日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动手能力进行训练。

1、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一班: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二班: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三班:在折纸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四班:在操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课题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巴城镇凤栖园幼儿园中班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查法:从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中抽取部分对象作调查,获得丰富的原始材料。

    2)个案跟踪法:对个别对象进行同一阶段或分阶段的跟踪,研究从调查研究个别对象在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不同层次幼儿的情况的变化以获得更好的研究信息。

行动研究法: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对课题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充分了解,认真思考,允许有变化和调整去适应实践中不断变化的情况,以达到对某个目标的系统研究。

    3)文献研究法:借助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4)案例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将实际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研究的过程。

    5)比较研究法:实验前与实验后进行对比,寻找异同,比较分析。

    6)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学习积累,及时反思、分析、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课题研讨、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形式,推动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取得的成就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始终面对全体幼儿。

2、主体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遵循其人格、需要、情感,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

3、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要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现实;要符合人类认识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发明“永动机”的设想是违背科学原理的,“探索现代人重返原始社会会出现的状况”则脱离客观现实,因而,它们都不能成为研究课题。

4、可行性原则是指从人力(同学们是否具备了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物力(是否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条件,如实验设备、研究对象、资料收集渠道等)、财力、时间(收集资料的时间、撰写报告时间、表达和交流时间)等方面考虑,完成研究课题的可行性。例如,“候鸟迁徙时间与本地气温、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课题,如果采用观测法,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固定时段持续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记录,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而这类问题不宜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    

5、新颖性原则是指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最好是我们未知的或未做过的,如果周围的同学做过了且其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已被大家所熟悉,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研究了;即使需要研究,也要转换问题角度进行。因为小范围内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让人失去研究的兴趣。换言之,问题一旦上升为课题,至少对研究小组成员而言,应该是新颖的、有创意的。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制定方案阶段(2013.2---2013.11)

(1)根据制定的子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修正研究方案。

(3)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组织中班组教师培训学习。

2、组织实施,深入研究阶段(2013.12---2014.8)

(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方案,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定期组织研究交流、阶段成果汇报和观摩活动,认真撰写中期成果汇报。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4)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积累研究成果。

3、总结提高,效果测定阶段(2014.9---2015.12)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中班年级组子课题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研究论文,编辑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

(3)展示课题实验课、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为保证本课题高效、有序、科学、优化地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以园长为龙头——教科室统筹——各子课题小组分管——全园教师人人参与的良好网络机制。我们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分别设立大、中、小班研究小组,由各小组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并负责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课题研究进展,及时做好各阶段的成果实验报告。

2、理论保障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科研理论的学习,积极开辟多渠道的学习、培训途径,分别以园、教科室、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研讨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将采用外出培训、专业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样形式,汲取先进的经验,为已所用,逐步提高实验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并鼓励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研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理论指导

    昆山市教科室、石牌中心校教科室、凤栖园幼儿园教科研室

2、成员分工:

组长:项佳彧

    副组长:王依雯

    组员: 邹燕、毛莉、张剑梅、黄燕、王依雯、董玲、孙晓娜、项佳彧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成果报告

    2、论文集

3、形成园本教材(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案例集)。

十二、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版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