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方案《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

作者:2014/09/05 12:00

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

昆山市巴城镇凤栖园幼儿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人们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幼教同行普遍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前提条件。3-6岁的孩子处于动手能力重要时期,让孩子多动手可以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促进孩子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幼儿发展的需要

我园的幼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拥有多层次、多形式的保护伞。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入园后,多数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强,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幼儿园中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基于上述原因,本园教师达成共识,把“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作为本园的研究课题,意在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纲要中的有关条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幼儿园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客体材料,是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2、陶行知先生与张麟先生理论

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能文能武,全面发展,提倡培养“手脑双挥、脑体结合”的人。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国家的小主人,即要有独立的个体、有主动精神、有独立精神、有创造精神;要培养有用的人,即要能思维、能创造、能动手操作。而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从小让孩子既要能动手操作,又要能动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的主体价值、发挥手脑并用的价值。

张麟先生说过:“ 要交一个孩子学会动手。”就是指从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国外教育家的相关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些话告诉我们,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幼儿意识到喜欢自己的小手,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1、一日活动:

“幼儿一日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进餐、午睡、盥洗、自由活动、散步等等,是幼儿经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 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充实而富有价值,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发展经验。

2、幼儿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指人在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劳动能力,也就是指人的双手从事或驾驭某种事物的能力,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幼儿动手能力是指幼儿手的操作能力,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般指幼儿的生活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使用学具的学习劳动能力;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构建、制作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

探索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效发挥幼儿手脑并用的价值策略,针对当前幼儿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这一现状,有针对性的为幼儿提供有探究性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构建园本课程。

具体目标: 

1、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广发参与,大胆探索,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通过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探索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来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以及课题研究实践和操作能力,转变教师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与特色相整合,以科研促特色,进一步凸显园本特色,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开拓进取,更好的加快幼儿园发展步伐。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将动手能力的研究贯穿于整个一日活动,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去,教师积极为幼儿提供具有探究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既能动手操作,又能动脑思维;在一日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动手能力进行训练。

    1、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小班阶段)

2、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中班阶段)

3、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大班阶段)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助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2)案例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将实际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研究的过程。

    3)比较研究法:实验前与实验后进行对比,寻找异同,比较分析。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学习积累,及时反思、分析、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课题研讨、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形式,推动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取得的成就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始终面对全体幼儿。

2、主体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遵循其人格、需要、情感,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课题核心成员,一直从事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围绕课题在各类刊物上分别发表多篇文章,并在各级教科研活动中观点鲜明、观念先进,成绩显著,均是教育科研的骨干教师,擅长于课题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分享,研究的合作。

2、资金保障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设立了科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科研资料的搜集、科研队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活动的组织等,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3、理论保障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科研理论的学习,积极开辟多渠道的学习、培训途径,分别以园、教科室、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研讨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将采用外出培训、专业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样形式,汲取先进的经验,为已所用,逐步提高实验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并鼓励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研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制定方案阶段(2013.9---2013.12)

(1)申报课题,围绕研究目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举行开题论证会,修正研究方案。

(3)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培训学习。

2、组织实施,深入研究阶段(2014.2---2015.6)

(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方案,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定期组织研究交流、阶段成果汇报和观摩活动,认真撰写中期成果汇报。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4)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积累研究成果。

3、总结提高,效果测定阶段(2015.9---2015.12)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各子课题的研究总结。

    (2)收集整理研究论文,编辑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

(3)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十、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1、理论指导

    昆山市教科室、石牌中心校教科室、凤栖园幼儿园教科研室

2、成员分工:

组长:杨志英

    副组长:王依雯

    组员:邹燕、王娟、张剑梅、项佳彧、邹钰祺、沈情华、张梦丹、陈欢、邱佳红、毛莉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成果报告

    2、论文集

3、园本教材(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案例集)。

十二、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  江苏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版

3.《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 美术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