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11月份学习文章

作者:2014/12/29 12:00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了自然心就灵了。”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观点,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做事获得发展。小班幼儿,年龄还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应从小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太小,现在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点拔苗助长,他们长大自然会,从小做事是浪费智慧不值得,应该多读书,所以生活上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缺少锻炼机会。殊不知,幼儿的周围生活是他们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整个过程又与动手操作紧密联系。儿童主要是在活动中学习,如儿童空间知觉不是从学几何开始,而是从搭积木开始,在活动里他们知道了这块积木在左边还是右边,在做中既学到左、右、上、下等空间知识,又使双手得到锻炼。那么,如何使小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并使操作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我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操作内容的选择体现生活化

    对幼儿的教育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学会生活”作为切入口。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比如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让他在活动过程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利用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对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培养,成人应尽可能把自主权交给幼儿,让幼儿选择,并能尊重幼儿的选择。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提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这些生活化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现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操作材料的投放体现层次化

通过日常观察,我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幼儿之间差异较大,有的小朋友连最基本的自己吃饭都不太会,不少家长也认为,小班幼儿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能力方面参差不齐,因此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通过这样,每个幼儿基本能挖掘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总是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准备做什么,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材料。比如让幼儿学做泥工:花卷、麻花、棒棒糖、糖葫芦、汤圆、饺子、饼干、水果等。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今天,我们班的 *** 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想给他送好吃的东西。你们现在可以开始动手为他做你要送的食物了。”孩子们一听,兴趣马上来了,争先恐后地做起来,极尽所能,能力强的的幼儿就做比较难的东西,能力弱的就做简单的,总之自己会做什么就送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都做好并送食物给该幼儿,还为他唱起生日快乐歌。在这样的气氛中,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兴趣使然,超常发挥,一堂课竟也上得其乐融融。

    三、操作过程的指导体现个性化

    新《纲要》所提倡:“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幼儿操作活动是一个手脑交用的过程,在幼儿动手之前应给幼儿一点时间思考:先做什么,后做

什么,怎么做,做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离开了思考,无次序,无目的的动手操作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比如粘贴房子、小树、汽车、太阳、花草、小鸡等,也可以放在让幼儿自己设计“我可爱的家园”这一情境中来进行。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或情境设计为载体,来培养孩子对手工课的浓厚兴趣,孩子兴高采烈地上完手工课了,看着从自己手中出炉的作品,或沮丧或高兴,老师都应及时给予最后评价。不论作品或拙劣或精美,好的应予以肯定并展出,让“小巧手”们高兴一把、炫耀一把;次的,一定要语气委婉地为幼儿指出问题之所在,并鼓励他再多试几次。相信孩子也要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

    四、多种感官的结合体现综合化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说过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同时《纲要》中还提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动手操作中实现做做与玩玩的结合、动手与动口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将会使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小班有个锻炼幼儿剪线条能力的游戏,同样是剪刀、纸,我们安排了好几种难易不同的内容:一颗星——请孩子们为肯德基做薯条,由于薯条较短,所以他们容易操作;两颗星——请孩子们给美丽的伞面做伞柄,较之前者,由于更长了所以难度也就增强了;三颗星——请孩子们剪羊毛,曲线就像弯弯绕绕的羊毛,剪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加上了一定的情节和游戏性,孩子们个个都兴致勃勃的。而聪明的孩子很快也举一反三。

    五、操作结果的评价体现机智化

    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幼儿的操作活动贵在幼儿的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教师应巧妙地给予积极的评价。新《纲要》也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有一天,才让幼儿进入区域内活动不久,就有幼儿来告状:“××把涂色的纸给撕了。”这些小朋友涂好颜色的纸是放在那给幼儿欣赏的,于是,我立刻赶过去,这时,我发现其他的幼儿非但没有阻止他撕画画,还在旁边看的津津有味的,有时还提示两句,经过好奇心的驱使,我没有马上的制止,而是在“高处”悄悄的观察一下。“放这里,这是我衣服上的花纹。”“放这里还有这里,瞧,我说是我们才学会画的热带鱼吧!”“看我放的,小鸡捉虫。”(他把语言角里的小鸡给找来,放了好多的碎纸片。)原来,他们从纸上发现了除画画、折纸以外更好玩的游戏。过后,我进行了思考,我何不放大幼儿的这些行为,让他们从兴趣着手,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呢?于是,我便选择了撕纸活动来发展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以次来分层次的培养幼儿。通过幼儿撕纸这次事件,我觉得不能一面的去批评幼儿,应该从他们的表现的方式来积极引导他们,只有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根据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对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我只是作了初浅的尝试,愿与同行们共同探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方法、途径。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为幼儿的操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培养幼儿操作的技能,鼓励幼儿去探索、操作,让我们的孩子个个“心灵手巧”。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且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应该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幼儿时期,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刚离开家庭走向集体生活,由依赖逐渐走向自理和独立。幼儿园老师有必要加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他们能适应集体生活及未来的劳动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