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二级子课题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

作者:2017/06/21 12:00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巴城镇凤栖园幼儿园  小班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幼教工作者在学习国外先进课程理论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开展了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尝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间童谣包含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重要的思想、文化、情感与道德内容,保留了丰富而多样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生态因素,因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幼儿从表象人手感知事物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民间童谣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叠词叠韵、富有节奏感,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切合幼儿的口味,容易深入幼儿的心灵。同时,民间童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因此易为幼儿所接受。所以,选择和利用民间童谣,将其自然融入幼儿园课程,可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体验,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  

2、课题研究的必然性:

    童谣是我园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述着民间流传的经典文化,篇幅短小,琅琅上口,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富有情趣和韵律美,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还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是在亲人的溺爱中成长,久而久之形成了任性、自私、霸道等一些不良的个性。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他们表现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交往的正确认识和方法,稍有不顺就会嚎啕大哭甚至大动干戈。幼儿期是一个人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对他们进行正面的引导和培养,可以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培养一个人健康向上的个性,从而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许多童谣中都富含教育因素,它能在浅显易懂的内容中让孩子感受最朴素与最深刻的教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仔。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让孩子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以及苦中寻乐的思想。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孩子在轻松愉快地吟唱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各方面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习惯,有利于继承民间文化的精髓,培养幼儿健康个性。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价值:

    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刘晓东曾经说过:儿歌(又称为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国外的幼儿园一直很重视渗透童谣的继承与培养教育,并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童谣教学。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特意组织孩子们学唱古老童谣。请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应邀担任孩子们的老师。东京、大阪等大都市的小学还举办“学唱童谣”比赛,提高幼儿对童谣的热爱之情。英国把童谣看成一门正式的学问,编成启蒙教材,由保姆和幼儿园教师做系统的介绍.”对英国的孩子来说,五岁以前是属于童谣的时代”,'英国的儿童教育是在童谣的引导及推动下才有成效的'。我国在2001年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确表示要把民族文化作为对未成年教育的内容(“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随后不少省市已经把传统文化(如民间游戏)的研究课题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北京市在童谣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绩,他们在某小学建立实验班,每周开设一节童谣课,由专职老师授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取得了良好活动效果的社会效应。2005年北京市各中小学组织童谣诵读与编写,作为学生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宣传礼仪的有效载体,出现大量以校园礼仪为主题的童谣。他们在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北京少儿图书馆的帮助下,收集编写出校本课程《童谣伴童年》。随着奥运步伐的临近,“唱响新童谣,礼仪伴我行———北京市小学生新童谣诵读会”则以北京新童谣为主要内容,以迎奥运、讲礼仪为主题,通过学生诵读童谣、演情景剧、现场创编童谣等形式,掀起学生诵读童谣的热潮,用童谣这一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00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学习、借鉴北京市的经验,积极开展推广普及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活动。中华新童谣读书宣传活动组委会组织了2007年“新春文明礼仪新童谣、春联征稿活动”。很多的诗人、作家也走入童谣文化推广的活动中。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一个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每一个幼儿都可能呈现发展的优势方面,并形成发展领域的不同的组合,在各个领域全面地得到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在发展水平、速率上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领域在幼儿整体的发展中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这就是幼儿的和谐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幼儿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幼儿发展的潜能。根据这一思想,可以完善和重构关于幼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和谐发展应该是现代教育评价幼儿的一个重要尺度。

    2、“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

    “儿童中心论”—杜威教育理论,瑞吉欧人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这一思想,反对教育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心在教师、教材,唯独不在儿童的“无儿童”的现象,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论点。

3、陈鹤琴生活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儿童教育的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生养过程与教育过程相统一、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他要求教育者在儿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要自觉地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儿童生活的种种表现进行敏锐的观察和精心的思考,从平凡的儿童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教育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童谣,是指由成人拟作或由儿童自己编创的供儿童欣赏、吟唱的歌谣。童谣与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语言生动形象、结构简单、富有情趣,符合孩子生理、心理、认知的特点。 

民间童谣,是民间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地广泛流传,其内容有趣,形式丰富,深受孩子们喜欢,是一个大集体不断地创作着、传播着和修改着的歌谣。

课程是指: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课程中开展融入民间童谣的教育。

民间童谣融入小班课程是指:根据小班年龄幼儿发展需要,通过教研活动确定教研活动主题。孩子年龄小,他们的兴趣点广泛而易变。因此,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多个幼儿的兴趣点。然后通过教研活动,对这些内容点进行筛选,根据目标确定主题内容。如举办童谣大家学、家乡的童谣的活动来提高幼儿对于学习童谣的积极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 

    2.探索童谣文化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方法,构建适合我园幼儿学习的经典童谣园本课程。 

    3.归纳、总结出童谣文化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实践经验。 

    4.提高教师在进行童谣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整合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对幼儿园和家庭开展童谣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幼儿家长和老师的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家长和老师对童谣的了解以及童谣教学的情况。对幼儿园创设童谣环境进行研究,通过童谣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耳濡目染,激发幼儿吟诵童谣的兴趣。对适合幼儿园各年龄班教学活动童谣素材选择的研究。通过在活动前开展选择童谣的研讨、经过教学活动的验证,分析童谣素材的适宜性,选择适合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的童谣素材,利用童谣的特性,将童谣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进行整合,开发出童谣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整合的活动方案。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访谈法:通过一定原则抽选样本,与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进行童谣方面的访谈,了解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园家长开展童谣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2、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童谣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然后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总结法:通过童谣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童谣文化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实践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策略

    1、全面性原则: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始终面对全体幼儿。

    2、主体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遵循其人格、需要、情感,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课题核心成员,一直从事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围绕课题在各类刊物上分别发表多篇文章,并在各级教科研活动中观点鲜明、观念先进,成绩显著,均是教育科研的骨干教师,擅长于课题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分享,研究的合作。

2、资金保障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设立了科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科研资料的搜集、科研队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活动的组织等,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3、理论保障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科研理论的学习,积极开辟多渠道的学习、培训途径,分别以园、教科室、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研讨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将采用外出培训、专业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样形式,汲取先进的经验,为已所用,逐步提高实验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并鼓励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研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制定方案阶段(2016.2---2016.8

1)申报课题,围绕研究目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举行开题论证会,修正研究方案。

    3)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培训学习。

    2、组织实施,深入研究阶段(2016.9---2020.8

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方案,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交流教学实践经验,认真撰写中期成果汇报。

    3)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成果

    3、总结提高,效果测定阶段(2020.9---2020.12)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的研究总结。

(2)收集整理研究论文,编辑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

    十、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1、理论指导

    昆山市教科室、凤栖园幼儿园教科研室

2、成员分工:

组长:陈欢

组员:王梦兰、金芳、梁欣、赵志勤、邱佳红、曹新星、王熠航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成果报告

    2、论文集

    3、园本教材(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案例集)。

    十二、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  江苏出版社

    2、《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 美术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