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疾病风险提示

作者:2019/04/29 12:00

昆山市疾控中心发布2019年5月份

疾病风险提示

昆山市疾控中心发布五月份疾病风险提示,五月份本市进入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市民应予以防范。

一、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最常见。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经粪-口传播,其次是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夏、秋季节最多。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多发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为3-7天,一开始是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易在学校及幼托机构出现聚集现象,因此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患病儿童,患儿杜绝带病上课;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工作;看护人员及儿童应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待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返校。

二、疱症性咽颊炎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婴幼儿。疱疹性咽颊炎发展到手、足、臀部出现疱疹即为手足口病,应注意观察。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幼托机构加强晨检的同时要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流行期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隔离,隔离期限与手足口病相同,为所有症状消失后一周。

三、流行性腮腺炎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流腮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15岁的少年儿童,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学生及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教室、宿舍、食堂及家庭等场所要注意常通风;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应每日注意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不适,应及时带其就医,并告知学校;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监测,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带回诊治;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外出回家后洗手洗脸;流行性腮腺炎学生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或发病后2周;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风险等级:中

疾病特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诺如病毒引起的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引起暴发。该病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五一小长假及周末期间,尽量少在外就餐,少吃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学校和幼托机构认真落实晨午检,发现症状立即隔离就诊;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及食堂工作人员、教师和保育人员的健康管理,若此类人员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不得带病上岗。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